育人德为首,厚德爱为先

中小学德育是为人生打基础的,而这个基础就是“学生学会做人。”透视学校教育,不难发现,当代中小学生在其意识和行为中,缺乏爱的不在少数。因为学习成绩的不理想,从高楼一跃而下;青少年中发生虐待、伤害动物,破坏环境的事件屡见不鲜,甚至伤害、杀害同学、老师的事件也屡见报端……我们在痛心他们行事方式如此冷漠的时候,其实更应该严肃思考:如花的年纪,为何他们对周围的人,对周遭的世界如此冷漠?是什么让他们的心如此坚硬甚至残酷?在这些问题上,从幼儿园到中小学,乃至大学,都应该反思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?

一、厘清学校的本质内涵,德才并重,以得为首。

学校的本质——育人的场所。一所学校,首先应该是教育者培育学生的场所,其次是为社会服务,最后学校应该成为所有人的学校。培养人才,有知识更要有德行。真正的学校教育是什么?是人性化的事业还是为达成某种目的工具?是探索与启蒙还是宣传与灌输?学校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?是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还是考试中的佼佼者?是独特的有着批判性格的个体还是整齐划一、听话的好学生?……这些问题关系着学校的生存与发展,也关系着成千上万位师生的幸福生活。

受应试教育的影响,家庭、学校教育几乎清一色地重才智而轻德育,以至于无数人感慨当今青少年是垮掉的一代,是不堪重任的一代。而德与才的孰重孰轻,曾流传着这样几句话:有德有才是正品,有得无才是次品,无德无才是废品,有才无德是危险品。如果追溯,早在北宋时期司马光就曾给出了最为精辟的论断:才者,德之资也;德者,才之帅也;自古以来,国之乱臣,家之败子,才有余而德不足也。

从清华大学的朱令铊中毒事件,到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,再到如今的复旦大学寝室投毒案,中国高校接连出现“同室操戈”的寝室悲剧,不得不让人在震惊的同时感叹着“同窗共读,相煎何急?”专业知识丰富的名校生守不住基本的道德和人性底线,让人警醒:过于功利的社会环境让我们忽视最基本健康人格的培养,使人生观、价值观尚未健全的青年人心胸狭隘,缺乏容人之量。而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教育,重学术更要重人格。让学生懂得去爱,去尊重,去包容,才能避免悲剧重演!

二、树立“以人为本”的德育观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。

雅斯贝尔斯认为: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,而非理性知识的叠堆,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,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。他将精神成长置于科学获知之前,真正从“以人为本”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角度诠释了教育的过程。学校要遵循人的发展规律。好学校应该是一个舞台,而绝非一个棋盘。为什么孔子提出“因材施教”,就是强调人的差异性。实现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,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,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。孔子十分注重观察、研究学生。他采用的教学方法有“听其言而观其行”,以及“视其所以,观其所由,察其所安。”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,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。然而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,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,从学生的实际出发,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,真正做到“以人为本”。

“一种教育倘若不把人性放在眼里,只把应试和谋生树为目标,使受教育者的头脑中充满死记硬背的知识,心中充满谋生的焦虑,对于人之为人的精神性的幸福越来越陌生,距离人性意义上的优秀越来越远,我们的确有权问一下:这还是教育吗?”并不是教育界人士的哲学家周国平目睹教育之现状,发出了这样的诘问。他提出:教育应该回归常识,回归人性,守护人本。这是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忧思,也是教育的终极使命。

人生不是考试,没有标准答案。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是谁、想要什么、如何去追求自己的理想,而不是满足父母的期待,不是去迎合别人的眼光或拷贝他人的轨迹。所以,教育要培养学生精神的力量,面对困难能勇敢前行,面对质疑能百折不挠,面对幸福能感恩和珍惜,生长出崇高的理想追求和丰富的灵魂。从“冷冰冰的分”到“活生生的人”,从单一刻板的成功标尺到丰富多彩的自我实现。如此,孩子们才能拥抱朝气蓬勃的自己和出彩的人生。

澳门永利 版权所有    ICP备********号